top of page

2020-21非華語學生中文學習

教師專業發展工作坊

Running in Nature

工作坊(一) -

介紹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的多元出路和學習階梯:

簡介GCSE, IGCSE, GCE, HKDSE考試及應用學習中文(非華語學生適用)課程

2020年9月26日

(星期六)

09:30–12:30

內容:​​

  • 介紹非華語學生的多元出路和學習階梯,以GCSE、IGCSE、GCE-AL、DSE及應用學習中文(非華語學生適用)等課程作重點講解

  • 為中文科科主任或老師,在教授這些中文課程時,如何部署及掌握和發展合適的教學材料作參考

講者:宋小萍老師、劉國張博士

嘉賓講者:黃建豪副校長

模式:以ZOOM網上形式進行

Minimalist Staircase

工作坊(二) -

非華語學生的中國語文課程:中國語文課程第二語言學習架構和中國語文校內評估工具的運用

2020年10月24日

(星期六)

09:30–12:30

內容:​​

  • 探討中國語文課程第二語言學習架構(簡稱「學習架構」)和中國語文校內評估工具(簡稱「評估工具」)的源起和演變,以及兩者的關係,並加以配合靈活運用,以期在中文二語教學上發揮最大的效用

  • 討論如何運用「學習架構」和「評估工具」處理以下各項議題:(1) 考核模式和評分準則;(2)教學策略、教學調適建議;(3) 課程和評估發展

講者:劉國張博士

 

地點:香港大學

Headphones

工作坊(三) -

聽說技能的教學策略:以GCSE / GCE教學和評估為例

2020年11月21日

(星期六)

09:30–12:30

內容:​​

  • 為參加者提供教授從基礎水平到較高水平聆聽和口語的資訊及教學策略和評估

  • 香港的非華語學生在主流學校學習中文科,往往由於文化差異及家庭背景,而遇到不同程度的困難。本工作坊以GCSE及GSE Chinese最新課程及考核模式爲例,探討以中文科作為現代外語學習的形式,並研討相關聽、說的教學策略,去配合學生的程度及需要,旨在讓學生能有效地學習中文,按部就班地達到學習目標

  • 本工作坊也會以小組活動形式,探討如何調適教材以配合教學需要,及如何評核學生成績以配合考試要求。參加者可以分享經驗,作日後教學參考之用

講者:宋小萍老師

嘉賓講者:方惠琼老師、張炳傑老師

 

地點:香港大學

Reading Time

工作坊(四) -

讀寫技能的教學策略:以GCSE / GCE教學和評估為例

2020年12月19日

(星期六)

09:30–12:30

內容:​​

  • 為參加者提供教授從基礎水平到較高水平的閱讀和寫作教學策略和評估

  • 香港的非華語學生在主流學校學習中文科,往往由於文化差異及家庭背景,而遇到不同程度的困難。本工作坊延續第三次工作坊的主題及形式,以GCSE / GCE最新課程及考核模式爲例,探討以中文科作為現代外語學習的形式,並輔以中文第二語言學習架構及評估,共同研討相關讀、寫的教學策略,去配合高年級學生的程度及需要,旨在讓學生能有效地學習中文,按部就班地達到學習目標。本工作坊也會邀請參加者分享經驗,作日後教學參考之用

  • 本工作坊邀請到前線教師陳鑚好老師及簡弘毅老師分享GCSE及GCE Chinese教學經驗,和前香港大學研究助理楊敏怡小姐分享GCE電影教學法及答題策略

講者:宋小萍老師

嘉賓講者:陳鑚好老師、簡弘毅老師、楊敏怡小姐

模式:以ZOOM網上形式進行

Classroom

工作坊(五) -

有效的學與教策略,以及滿足學生多樣化學習需求的課堂管理技能

2021年1月23日

(星期六)

09:30–12:30

內容:​​

  • 就如何照顧主流中文課堂上不同能力的非華語學生,為參加者提供多樣化的教學策略和有效的課堂管理技巧

  • 教授班中有很大學習差異的非華語學生時,如何選擇合適的教材去施教,常常是教師們費盡心思要解決的問題。本次工作坊講者會與參加者分享如何將學生日常生活接觸到的語文資源,轉化為有趣的學習教材,讓他們更容易累積聽得懂及說得出的詞彙,藉此提升學生積極參與課堂的活動

講者:李潔芳老師

 

模式:以ZOOM網上形式進行

Chalkboard Drawings

工作坊(六) -

加強非華語學生有效學習中文的教學活動

2021年2月20日

(星期六)

09:30–12:30

內容:​​

  • 為參加者分享曾與學校教師協作以下有效的教學活動,加強了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成效研究的成果

  • 以戲劇促進非華語學生的語文表達能力,並將所獲得的語言能力擴展到日常生活中

  • 通過閱讀及創作圖畫書,鼓勵非華語學生學習和應用中文

  • 以任務型的教學方式,促進非華語學生自我導向的學習,並使用在解決問題中實際學到的語言技能

講者:羅嘉怡博士、李潔芳老師

嘉賓講者:簡弘毅老師、方麗玲老師

 

模式:以ZOOM網上形式進行

Library

工作坊(七) -

利用文類教學法提高非華語學生跨學科的讀寫能力

2021年3月20日

(星期六)

09:30–12:30

內容:​​

  • 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Learning Chinese)感到困難,如果要求學生運用中文學習其他科目(Learning through Chinese),更是困難重重,極需支援。本工作坊探究如何運用文類教學法,提升非華語學生在中文科及其他學科的讀寫能力。文類(genre)又稱語體,屬通篇層次,不同文類/語體代表不同的語言功能,一般的基礎文類有記敘、說明、議論等,它們各以不同的結構實現其語言功能。文類教學法首先探究各科常見的文類,分析其功能、結構和學習重點,進而設計明示式的教學啟發學生。講者首先介紹文類教學法的理論,然後以中文科、中國歷史科和通識教育科為例,邀請前綫教師分享明示式的課堂教學設計,說明該教學法在非華語學生課堂的施行情況,以期提高學生跨學科的讀寫能力。

 

講者:岑紹基博士

嘉賓講者:容運珊博士、歐國偉老師、陳曉晴老師

對象:本工作坊適合教導中學和高小非華語學生的現職老師參加

 

模式:以ZOOM網上形式進行

Computer Screens

工作坊(八) -

為教師提供現代科技的知識和技能,讓非華語學生趣學中文

2021年4月17日

(星期六)

09:30–12:30

內容:​​

  • 本工作坊將說明資訊科技與中文作為第二語言學與教的關係,羅博士及其團隊會向參加者介紹自主研發的mLang二語學與教平台、使用方法,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例如如何在停課期間保持學生對學習二語的興趣,維繫師生和生生之間的連繫,並開放學習空間,達至高層次的二語學習

  • 此外,工作坊的特邀嘉賓還會介紹一些新穎有趣的網上學習資源(包括Zoom, Kahoot, Nearpod, Edpuzzle),供參加者參考使用

  • 讓參加者掌握使用現代科技的知識和技能,使學生能夠根據他們所學習的語言結構,根據自己的興趣進行探索、創建、共享和擴展等,享受學習中文的樂趣

 

講者:羅嘉怡博士劉國張博士簡弘毅博士徐詩琪老師、羅泳莉老師

模式:以ZOOM網上形式進行

Children Reading the Holy Bible

工作坊(九) -

支援有特殊學習需要的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的技巧及資源

2021年5月15日

(星期六)

09:30–12:30

內容:​​

  • 讓參加者了解有特殊教育需要的非華語學生,並掌握有關的教學技巧和輔導方法及提高參加者對照顧有特殊教育需要的非華語學生的專業能力

  • 促進有特殊教育需要的非華語學生和本地學生之間的同儕互動和支持,使他們能夠共同學習和發展,融入學校生活

  • 為使有特殊教育需要的非華語學生(尤其是自閉症的學生)能從趣味性的學習過程中,得到多元化的學習經驗,藉此增強自信心,提升學業水平

  • 參考已發佈的課程或教學策略資源套,例如「輕鬆教、輕鬆學—聽說讀寫,教學策略資源套」透過學生一起遊戲,從中教導他們與同學相處的技巧及情緒的處理

講者:區美蘭博士、朱佩雯校長、王芷昕老師、陳明慧老師及吳嘉恩老師

 

地點:教育局九龍塘教育服務中心

Mosque

工作坊(十) -

理解跨文化與中文第二語言的教學

2021年6月19日

(星期六)

09:30–12:30

已滿

內容:​​

  • 香港政府近年來致力於多元文化和不同種族之間的和睦共融,並在教育、就業等範疇內向非華語人士提供資助和各種服務,但目前非華語學生在融入香港教育體制、學習中文,以及升讀高等院校方面,仍面臨巨大困難

  • 本次工作坊會安排參觀愛群清真寺暨林士德伊斯蘭中心,並有族裔代表的分享,讓參加者了解非華語學生主要社群的文化,加深對非華語學生的認識,在教學中為他們安排文化共融的學習活動

講者:楊興本教長、Thapa Chura Bahadur博士、黃尚禮老師

 

地點:灣仔愛群清真寺暨林士德伊斯蘭中心

​使用語言:廣東話及英語

註:如報名人數超過限額,將以抽籤安排

WS9
WS8
WS10
bottom of page